当前位置 : 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永平
永平县水泄彝族乡全面落实“法治乡镇”创建工作
  • 时间:2016-09-20 19:16
  • 来源:
  • 作者:中共永平县委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 字体:【

     水泄彝族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中共永平县委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平县“法治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全面落实法治乡镇建各项工作,以构建法治、和谐、平安、秩序、廉洁水泄为重点,全面推进依法执政、法律监督、依法行政、法治文化、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全力营造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和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一、以“四规范”为导向,树立权利义务意识,建设法治水泄

    (一)规范党委决策。一是进一步完善乡党委重大事项决策规则和程序,明确决策范围、权限,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确保决策科学性、廉洁性。二是建立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合法性审查机制等制度体系,将决策行为置于法治框架内。三是建立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决策失误、乱决策造成不良后果的,明确监督和责任追究主体、程序和方式,从严追究责任。四是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将决策行为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下,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监督涉及全乡发展的决策行为,确保科学决策。

    (二)规范依法行政。一是对乡级各站所、各村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培训,增强全体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二是进一步清理行政权力,完善行政权力目录并进行公开公示,规范行政行为。三是加强执法程序建设,细化执法流程,按照法律法规逐一绘制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对社会进行公示,将行政权力行使纳入制度的框架内,放在群众的监督下运行。四是健全行政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行政行为进行从严问责,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五是全面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公示制度,确保行政行为规范

    (三)规范干部作风。一是进一步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干部作风管理,切实改进干部作风。二是扎实开展会前学法等制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法律学习培训,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自觉在宪法和法律法规范围内活动,带头依法办事,示范带动全乡上下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三是把遵纪守法情况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促进干部形成法治观念,自觉在工作、生活中遵纪守法。四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纪律监督促进全体干部规范行政、风清气正。

    (四)规范社会秩序。一是围绕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要素和社会化服务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畴,形成网格管理、信息支撑、全程服务的工作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二是深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科学编制《村规民约》《村民公约》为重点,坚持“一事一议”、“三不三议三自主”、“三双向一质询”等制度,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加强安全监管,严防备类事故发生,确保辖区无重大安全事故,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健全重大群体性、突发性社会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提升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五是加强全乡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经济领域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落实,确保秩序公平、诚信、开放、规范。六是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刑释人员和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服务、帮教、转化、管控。七是坚决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和分裂破坏活动。八是加大缉枪治爆工作力度。做到宣传到位,收缴到位,查处打击到位。

    二、以“三化”为抓手,树立诚信意识,建设和谐水泄

    (一)化解矛盾纠纷。一是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将调解工作、综治工作、信访工作有机结合,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医疗、建筑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加强对调解组织的指导、引导,充分发挥调解组织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发挥基层调解委员会职能,实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四是建立舆情汇集、分析、引导机制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依法化解机制,健全重大群体性、突发性社会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矛盾纠纷监测和应急机制,提高对矛盾纠纷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期、化解在基层。

    (二)化解积案积怨。一是开展“积案清零行动,对过去因历史原因、客观原因等造成的积案进行集中清理,逐一进行解决或形成处理意见,防止积案造成新的社会问题。二是对群众反映强烈、反映时间较长的意见和诉求进行专题研究解决,对能解决的尽快解决,对在现行政策、法规框架内难以解决的,及时做到宣传、说明,争取群众支持、理解。

    (三)化解信访难题。一是实施领导包片、干部包案,对老难信访进行逐一清理、排查、分析,并逐一明确联系领导、联系人员,明确责任、时限,努力化解信访难题。二是把涉法涉诉的老难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并对有需求的信访人员提供法律援助,促进老难信访化解。三是建立老难信访“三证”工作法,通过纪检干部取证,提取信访事件证据,村干部和当事人认证,确认证据真实性,群众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等听证,提出处理意见的方式,多方合力化解老难信访。

    三、强力打击刑事犯罪,净化社会环境,建设平安水泄

    (一)严厉打击设置赌场聚众赌博和利用赌博场所发放高利贷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打击以红白喜事帮忙为由的聚众赌博行为。

    (二)严厉打击各种恶势力团伙,打击涉枪涉爆涉刀犯罪活动,集中打击地方帮派、村霸、乡霸等严重影响地方安全稳定不法势力。

    (三)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抢劫、抢夺,入室盗窃、盗窃机动车辆)、电话和网络诈骗等侵财犯罪行为。

   (四)严厉打击聚众斗殴、打砸公共设施、妨碍和阻挠行政执法、寻衅滋事、殴打执法人员等严重暴力犯罪行为。

   (五)严厉打击强揽工程项目、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犯罪行为。

    四、强力开展重点场所治安秩序整治专项行动,树立规范意识,建设秩序水泄

    (一)集中治理街道秩序。一是整治街道车辆停放,杜绝车辆沿街随意停放陋习,规范街道交通环境。二是整治街道乱摆摊现象,农产品商贩一律进入农贸市场经营,街道商店门前一律规范经营,杜绝沿街为市现象。三是严厉打击街面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提升街道治安环境。四是进一步规范街道垃圾投放行为,引导居民定时、定点丢弃垃圾,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及时清运垃圾,提升村庄形象。五是整治街道建筑户违规建设行为,规范建房户建材堆放和建渣处置行为,规范街道建设秩序。

    (二)集中治理校园周边秩序。一是严厉打击校园周边客车超载、黑车拉客行为,确保学生安全。二是集中整治学校周边食品安全,对过期食品、伪劣商品等依法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学生食品安全。三是各校配备法副校长,法副校长参与制订学校法育规划、计划,协助学校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协助学校加强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每年至少到联系学校开展6次法律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法律意识和知识。四是在每所学校建立一座法律工作站,为教职工及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律援助等服务,保障学校师生合法权益。五是发放法治教育教材,强化法律宣传教育。六是开展“一周一卡,带法回家活动,编印《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实用法律知识卡片,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社会整体法律意识提升。七是开展校园周边治安专项整治,预防和打击侵害师生合法权益和滋扰校园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深入开展企业及其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一是集中打击盗窃企业资产、哄抢企业财物和破坏企业水电设施等违法犯罪活动,查处一批严重侵害企业利益、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重大案(事)件,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二是依法严惩危害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欺行霸市、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盗窃等危害一方的黑恶势力,以及诈骗、报复、陷害企业经营者、客商,威胁企业家及其亲属和企业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三是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切实找准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矛盾纠纷并及时进行化解。四是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力度,有效消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避免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五是努力改善企业周边环境,构建企业及其周边治安防范体系和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平安企业创建活动。

    五、以“三监督”为保障,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建设廉洁水泄

   (一)群众监督。通过“三务公开”等途径,让群众知晓、

参与、关注依法治理工作,积极邀请、引导、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切实畅通群众监督、反映、诉求渠道,真正将政府权力运行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确保依法治理工作不偏不空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二)纪委追踪。充分发挥乡纪委的监督职能,对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督,促使干部职工依法依规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特别是对有执法权、惠民政策落实等职能的行业、部门、环节,由乡纪委进行跟踪监督,通过定期约谈、诫勉谈话、案件查处等多种方式增强监督力度,将行政权力运行关进制度的笼子,打造勤政、廉政的干部队伍。

    (三)人大评议。注重发挥乡人大在依法治理工作中的监督作用,发挥人大法律监督职能,对党委政府决策、行政、执法等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党委政府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推动发展,特别是对与群众反映较多、意见较大的部门、领域和人员,由乡人大开展评议或质询,督促各部门和全体干部依法行政。